有些網頁設計趨勢經得起時間的考驗。我們這裡說的可不是 Comic Sans 和 Flash 動畫——它們就留在 2000 年代初期吧。但視差滾動效果至今仍和 2011 年在網路上嶄露頭角時一樣熱門。
在這篇文章中,我們將逐步說明什麼是視差滾動效果、使用它的好處,以及一些範例,讓您更好地瞭解如何應用它。
讓我們開始吧!
什麼是視差滾動效果?
您是否曾經滾動瀏覽過一個感覺動態的頁面?就像一次滾動瀏覽多個視圖一樣?那就是視差滾動效果,它發生在頁面的不同元素以不同的速度移動時——創造出 3D 深度效果。
通常發生的情況是,背景圖片會保持不動或緩慢移動,而頁面上的圖片和文字則正常滾動。您可以這裡看到它的實際效果。
看看我們如何在部落格文章中使用視差滾動效果——Sketch:2021 年及未來展望。
使用視差滾動效果有什麼好處?
視差滾動效果是豐富網站、展示產品和創造沉浸感的好方法。現在我們對什麼是視差滾動效果有了一些瞭解,讓我們來看看使用它的各種好處。
- 3D 深度:透過分離圖層並以不同的速度移動它們,您可以欺騙用戶的思維,使其感知 3D 深度。
- 規模感:在不同層級上放置更多元素,可以讓您區分它們,並產生一種用 2D 靜態圖像通常難以傳達的規模感。
- 引導使用者焦點:如果您想讓使用者的目光停留在特定元素上,滾動效果可以讓您看似動畫化它周圍的某些或所有其他元素,以保持焦點。
- 區分內容:B2B 網站經常使用視差滾動效果來展示重要的公司產品。這些網站有很多資訊,所以這是區分內容的好方法。
- 現代設計:流暢的設計是現代網頁和行動應用程式美學的一部分,各行各業的公司都遵循這種美學。充分利用滾動效果,讓您的設計保持現代感。
現在您已經瞭解了視差滾動效果的好處,讓我們透過一些範例來看看它們是如何實現的。
視差滾動效果範例
網站
直到 2011 年 HTML5 和 CSS 3 編碼技術的推出,這種視差滾動效果才開始受到網頁設計師的歡迎。現在它們很容易實現,並且讓您的網站看起來更現代、更時尚。
我們展示了我們自己製作的垂直視差滾動效果範例,但这並非網站上唯一的應用案例。其他應用還包括橫向捲動、3D 圖層視差、圖層捲動等等。您可以參考Apple 的 M2 MacBook Air 頁面,即可看到捲動效果的實際應用。
Apple 的 M2 MacBook Air 網頁展示了視差滾動效果的實際應用。
這個 2011 年 Beercamp 的例子是一個非常有創意的視差效果應用,讓人聯想到星際大戰的片尾字幕。雖然對於較為企業化的商業網頁來說,它可能是一個過於搶眼的選項,但對於一個目標是令人難忘且引人入勝的活動來說,它卻能創造奇蹟。
這個 2011 年 Beercamp 的例子,利用捲動效果營造出一種深邃迷人的感覺。
行動應用程式
現在,在所有平台上創建一致的設計變得容易許多,因此隨著視差效果在網站上越來越流行,行動應用程式也跟進採用。圖層捲動和橫向捲動效果在行動應用程式中也非常流行,與垂直捲動效果一樣。目標都是相同的——為您的產品製作高品質、流暢的動畫和效果。
這裡有一個由 Natalie Strunevskaya 設計的登山應用程式,它巧妙地應用了行動應用程式視差效果。
想親自體驗一下嗎?如果您手機上有 Apple 地圖,請打開「環視」街景,並找到一條街道上有特寫物件的街道,例如公車或廂型車。當您移動時,您會看到附近的物件會產生輕微的視差效果,這有助於讓靜態影像感覺更真實。
電玩遊戲
視差效果在電玩遊戲產業中也流行了數十年。像是《超級瑪利歐兄弟》和《音速小子》等遊戲在 80 年代和 90 年代就使用了這種效果,許多現代遊戲仍然充分利用這種效果來產生深度——您可以看看《茶杯頭》或《奧日與精靈意志》的實際遊玩畫面,就能明白我們的意思。
在 2D 橫向捲軸遊戲中,這種方法以不同的速度捲動背景和前景圖層,創造出生動的動畫場景。以下是一個範例,展示了遊戲《低語世界》中的不同圖層。

每種顏色代表遊戲組合起來以創造捲動視差效果的不同 2D 圖像圖層。
將所有這些圖層組合在一起,我們就得到了這張完整的背景圖像。

當所有圖層都組合在一起時,這就是遊戲背景在使用者眼中的樣子。
為這些不同的圖層添加不同的捲動速度,就能產生強烈的景深效果和流暢的動畫。
Sketch 的視差效果
我們選擇在我們網站的幾個頁面上使用細微的視差捲動效果——您可以到我們的設計頁面看看實際效果。我們的首席網頁設計師 Augusto Lopes 解釋說:「這是很自然的一步。視差動畫可以事半功倍。它們易於實作,如果使用得當,可以為您的網站增色不少——只是不要過度使用!」
我們的設計師兼前端開發人員 Richárd Gazdik 也同意這個觀點。「這種動態感覺很自然,並為原本靜態的佈局增添了深度,」他說道。
看看我們自己的網站,您會發現一些不同的細微視差捲動效果。
從開發的角度來看,這也很簡單——正如 Richárd 解釋的那樣:「我們使用了一個非常小的 JS 框架,叫做 Stimulus。它允許我們創建由 HTML 資料屬性控制的小型 JavaScript 組件,」他繼續說道。只需一些額外的 HTML 資料參數,團隊就可以根據滾動速度控制水平和垂直速度。「因此,較大的物件和元素在虛擬空間中移動較慢,而較小的物件和元素則可以移動得更快,」Richárd 總結道。